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同时,他们研究出来的可以民用的东西,只要推广开来,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奖励给他们,军用的可以朝廷直接出资购买。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他们有更加充足的研究动力。

第四,顶尖的发展平台,现阶段的大学只有一所,就是国子监改成的京大,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因为刚刚起步没办法。

但在未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成立多所专业性的大学,单一、纯粹,将一门学问研究到极致,这既是研究学问,也是培养学生,先培养后反哺,相辅相成。

没有一位顶尖的研究人才和老师不喜欢天才,更不愿意自己一身所学带进棺材里,他们需要学生、需要同行者。”

说完这些后,袁可立看向崇祯:“陛下,臣目前只想到这四条,请陛下示下!”

“陛下,臣同意袁阁老的四条建议!”

不待崇祯回应,户部尚书毕自严出声了:“抛开大明户籍,其余的三条也都是可行的,

丰厚的待遇这无可厚非,哪怕是年俸禄一千两、两千两白银,两三百为顶尖的人才一年也不过六七十万两白银,我们没有任何压力;

技术成果民用的分成奖励也是可以的,和我们先行的技术专利是一致的,但专利所有者是大明朝廷的,而不是他们本人,他们只有署名权和分成的权利。

最后则是专业性大学,这是我们规划的目标,完全没有冲突。”

“陛下,臣也赞同袁阁老的想法,但臣从安全的角度有几条要补充!”

李若涟也立刻表态:“凡是加入大明国籍的这些研究学者,不得自行透露研究成果,更不得向海外诸国透露,轻者罚俸、剥夺国籍,重则直接斩杀。

接收研究成果的国家也要给出让我们满意的交待,轻则对其经济、贸易和技术等等封锁,重则直接进攻,甚至灭国!

他们在大明境内想去哪里都行,但凡是要出境的必须得主管部院审核,且派专人随行,防止叛逃!”

“陛下,臣也赞成,甭管是海外人才还是大明境内涌现出的人才,都能享受到这个待遇!”

“陛下,臣也赞成,吸纳优秀的人才,大家相互探讨,或许自己苦思冥想已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人多力量大,多一些人探讨,就会多一些灵感。”

“陛下,臣认同,武定国,文安邦,这是老话,但在各种先进技术面前纯粹的冷兵器和军阵等等就落后太多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也算是‘武’的一种形式!”

……

一名名大臣都站了出来,连礼部尚书刘宗周都赞成了。

对于这一点,崇祯很是欣慰。

他是没有想到,袁可立竟然将后世那些大国吸引人才的套路给整出来了。

其实吧也正常,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无非就是财富、地位、名望、成就等等,大同小异而已,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他就不信了,在生死压迫之下和重利吸引面前,海外那些人才能抗的住。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了,那吸纳海外人才的事儿就这么定了!”

崇祯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这其中有几个小瑕疵以及朕的两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