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以上只是对物质上的要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的兵员素质如何?

同样是骑兵,为何大凉骑兵就威震天下?

同样还是骑兵,为何胡骑一出现,大凉军也要退避三舍?

说到底,这就与骑兵的个人素质有着很大关系。

在一名士兵,想要成为骑兵,还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骑兵,那绝非是一夕一朝间就可以做成的事情。

秦军才成立多长时间,竟然就拥有了十万铁骑,想必其中滥竽充数者应该甚多。

但就算与实际数字不符,一半的实力总应该是有的,那也就是五万骑兵。

这也足以让很多人为之向往,就像是如丧家之犬,丢失了国土的宣明宗。

蛰伏了那么久,借助强大外援,终于让他有机会登顶,成为了宣国的皇帝。

正准备大展拳脚,向世人证明,他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时,贾平安的崛起打了他一个大耳瓜子。

几次较量之下,他不仅没有胜上一场,反而还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都给葬送了出去。

现在不得不呆在苏州,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刚来到苏州的时候,宣明宗还幻想着胡骑能给贾平安一个重重的教训。

最好是能将他给打残了。

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可以重回北境的机会。

谁曾想到,得来的消息竟然是胡骑败了。

退出了北境之地。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完全出乎了宣明宗的意料。

秦军在贾平安的带领下,先是与大夏成为了盟友,随后夏光帝为了剪除胡骑对于他的威胁,竟然将晋州送给了贾平安。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宣明宗就知道事情要坏。

做为与贾平安打交道多年,认识他极早之人,他很清楚,这个年轻人的能力有多强,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在他手中被完成,被实现,他早已经是习以为常。

他预感到,这一次大夏皇帝走了一步臭棋。

事实也如他所料,贾平安带领着年纪只有几岁的秦军,还真就去了晋州,并把那里的胡骑都给赶了出去。

随后,大夏皇帝或许是后悔了,想起派兵找秦军的麻烦,然后脸就被打肿了。

宣明宗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是即想笑,又想哭。

笑的是大夏皇帝的自大,这一次吃亏了吧,活该。

哭的是秦军发展如此之快,他想要重回北境,光复国土之事怕是很难可以完成。

别的不说,他现在要想对秦军用兵的话,怕是大统皇帝就会第一个不答应。

现在正是大统与大夏决生死的时候,怎么能允许他在节外生枝呢?

也许,等大统战胜了大夏的那一天,他才可能与秦军为敌吧。

只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谁知道贾平安带着秦军又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

宣明宗自感都看不到什么未来,但就是这个时候,意变再生,禹王竟然反了,还自称统文帝。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打得刚对大夏之战取得上风的统武帝大失方寸。

自己这边竟然也出现了反骨仔,还是自己的亲弟弟,统武帝生气的同时,也决定要把这个内患解除了。

一直呆着,看似准备养老的宣明宗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大夏太子陈金龙亲自前来造访,希望宣明宗可以带兵去讨伐背叛者禹王。

为此,大统不但会提供宣军所用的粮草和军饷,还允许他们在苏州境内征兵。

说起来,可谓是诚意十足。

但其实事情不是这样看的。

对于统武帝而言,不管是已经反叛的禹王,还是呆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宣明宗,都是他的心头之患。

统武帝就从未想过帮着宣明宗复国。

他的目标是要统一整个天下,那怎么还会允许落魄的君主去复国呢?

但宣明宗的确是一国皇帝,人家主动的来投了自己,若是他对其下手的话,难免会让其它的盟友心寒。

为了面子,统武帝并没有要马上就动宣军的打算。

现在好了,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削弱宣军的力量,他当然不会放过。

对这一点,宣明宗看得也是十分的明白,但他并没有拒绝的资格。

先不说,真拒绝了,会让大统皇帝生气,以后他的日子会更不好过。就说,拒绝了这一次机会,以后还会有新的机会出现吗?

至少,出了兵还有机会。

反之,不答应出兵,那是一点的机会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