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短剑 (1 / 2)
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兵主”很可能是戚继光,当其时,戚继光一面整顿边境军队战力下降,家丁私兵运用不当,进则攘功、败不相救等问题;一面革新武器装备,意图以长制短,弓弩火器射程远,有利于在敌骑兵近身前给予其重大杀伤,而长柄兵器只有足够长才能在近战中有效劈刺马背上的骑兵,装备的有效可靠同时能激励士气。
再看看与戚继光同时代齐名的另一位明朝大将俞大猷,他在《大同镇兵车操法》中使用的战术编制,正面以战车做防御掩护,战车两侧的步兵分别以盾牌、钗、钩镰刀、火枪、鸟铳进行冷热兵器混搭,骑兵小队在后接应,这一编法同样有“鸳鸯阵”的身影:
这样的阵形,在作战时,战车负责防守,掩护火枪、鸟铳手施放,而盾牌手、钗钯手、镰刀手则负责从两侧上前夹击,进行白刃战,骑兵发挥接应队或预备队的作用,同时亦可留作扩大战果之用。
说了半天,还没谈到如何破解“鸳鸯阵”。其实,如何破解,大家在看完我上面的论述后,应该心里有数了。
从鸳鸯阵法的配置上看,这一方面左右奇正结合,另一方面又具有“叠阵”战法的持久作战优势。
针对这样的情况,或许可以参考“大纵深突破战斗”的战术方式:
以一部兵力箝制其正面,集中主力在其侧后形成局部优势,并且组建多个突击梯队进行连环突破,亦可同时另派一支部队施行深远迂回包抄,攻占其后方有利地形,以应对其在军队后方的埋伏队(预备队)…既然鸳鸯阵具有分层迭战的特点,我当以迭战对其迭战。
狼筅之为器也,形体重滞,转移艰难,(中略),御而不能杀,非有诸色利器相资,鲜克有济。兵中所以必於用此者,缘士心临敌动怯,他器单薄,人胆摇夺,虽平日十分精习,便多张皇失措,忘其故态,惟筅则枝梢茂盛,遮蔽一身有余,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庶人敢站定。若精兵风雨之势,则此器为重赘之物矣。
初期的鸳鸯阵是一种特化战术,用特定方式在特定环境对付特定对手。
面临的特定情况是什么:
倭寇骨干是丧家犬武士,武艺好,武器好,胆大敢死,组织散乱。
抗倭浙兵是农民兵,训练短,武器糙,怕死,但身体基础好,号令统一。
地点是东南沿海,多水田河沟,战场狭小,不利车马,展不开大队作战。
鸳鸯阵如何应对这些情况:
之一是分担工作内容,弥补技术不足。从某种角度讲,鸳鸯阵是把一个专业战士的工作拆开了揉碎了分给两个小队干,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狼筅控制距离,镗钯控制方向,长牌正面防御,藤牌机动补盲,长枪制造杀伤。为啥要左右两个小队?就是让每个人不但只管一样就行,而且只管一面就行。
之二是提高防御力,弥补士气不足。从另一个角度讲,鸳鸯阵就是个移动的防御阵地,狼筅是移动鹿角,盾牌是移动箭垛,镗钯是移动守具。这一圈设计保护攻击核心长枪手。初经战阵的长枪手心里不慌,能专心输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