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章 拯救全市的纺织产业 (2 / 2)
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而且下面这么多企业,谁先换,谁后换,都是个问题,都想先换,而且都想拿到钱自己去换,结果各显神通,最后都没有换成。
到方璧海接手的时候,已经是积重难返了,经常有拿不到工资或者医疗费报销不了的工人过来上访,而且现在的情况,你救一家,其它的上访更厉害,要求就得全救。
市里甚至想过,当时怎么合并的,再怎么拆开,各人的孩子各人抱走,你们自个怎么救,市里就不管了。
可是对于各县区来说,当时你们收走的企业,形势好,产值高,缴税多,不让你们收你们非收,我们胳膊扭不过大腿,只能答应。
结果现在你们搞了个半死,又想当包袱甩给我们,怎么可能。
这就跟当时是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或者是个俏丽漂亮的小媳妇,你硬生生地抢走了,结果现在成了半老徐娘不说,身患重病,又要还给我们,肯定不愿意要。
市里当时一直没有全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还勉强能够生存,市场好一阵坏一阵的,好的时候也能干。
但是企业没有决策权,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干好干坏又没有区别,还不如摆烂呢,或者趁机想方设法,把国有利益转移到自己手里。
所以形势日益严重。
方璧海跟李民生好好研究了一番,觉得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救不过来了,但是不管是推向市场,还是说拆开重新还给县区,都有一定的隐患。
于是就想了一个主意,借着这次来津海的机会,向津海市求援。
当然了,这也得有面子才行,一般人来肯定没用。
为什么找津海求援呢,因为津海是我国北方纺织工业的中心。
不仅规模大,技术先进,而且历史非常悠久,上两个世纪初,津海就是北方最大的棉花集散地,也是对外输出和棉纱、棉布进口的主要口岸。出口棉花、羊毛等原材料,进口棉布、毛呢等成品,促进了津海纺织工业的产生。
在洋务运动期间,大力开办官营私营纺织厂,逐渐成北方棉纺织业的中心,自然而然,也把相应配套的针织、印染发展起来。
东倭侵略期间,大部分纺织企业被吞并,战争胜利后,这些企业又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当时的津海,有六个棉纺厂,三个毛纺厂,一个麻纺厂,一个毛呢厂,四个印染厂,两个化纤厂,两个机械厂,可以说形成了整个纺织产业的产业链。
整个纺织工业的产值,占到了津海市工业产值的一半,然后合并成了一个津海纺织总公司。
不过人家没有失败,现在的纺织总公司拥有各类企业三百多个,涵盖棉纺、印染、色织、针织、装饰、产业用纺织品、毛纺织、毛针织、丝绸、化纤、服装、纺织机械器材等十二个行业。生产经营棉纱、棉布、印染布、化纤、毛线、精粗纺呢绒、丝织品、服装、床上用品、针棉织品、保健用品、产业用纺织品、宾馆配套、纺织机械等二十大类产品。成了全国着名的纺织生产基地。
而方璧海的目的,就是想让津海纺织总公司,对清沅市棉纺公司伸出援手,帮助棉纺公司走出困境。
当然了,想让人家答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冒志俊市长推脱说无法做主,让请示市委袁书记,方璧海只能留到现在。
人家不肯回来,也是有原因,只不过没捱过方璧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