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诶?怎么这么多? (1 / 2)
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更好的想法?
地质老人觉得呆毛崽在给自己打马虎眼。他正想再追问几句,却见这小子已经心不在焉地低下头,拿着铅笔在一本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画起来,显然心思已经飞到了别处。
老人见状,只好无奈地笑了笑,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目光重新投向前方被车灯照亮又不断抛入黑暗的土路。
此时,装甲车已经驶离了刚才的基准点一段距离,按照预定计划,需要再次开机测量地磁场数据以进行比对。主次要分清,老人虽然对江夏打马虎眼有些不满,但对获取第一手实地数据的执着始终占据上风。
那个奇异的地磁场减弱现象,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他心头,其重要性远超过一辆车的归属问题。
随着机器低沉嗡鸣的响起,预热完毕,面板中央,那硕大的、采用红色辉光数码管显示器再次活跃起来,数字飞快地滚动跳跃,令人眼花缭乱。
最终,数字的跳动速度减缓,稳定在一个新的、比之前 nT更低的数值附近,并且仍在极其缓慢地向下漂移,下降的趋势似乎仍在持续且稳定。
李老立刻俯身,借着车内灯光,在本子上工整地记录下新的坐标点和磁场强度值,眉头锁得更紧了。
这位老人完全沉浸在对这异常数据的分析和思索中,试图从记忆中的地质理论和过往勘探经验里寻找可能的解释。
丝毫没有注意到身旁的江夏在草稿纸上涂抹的,根本不是什么设备调试参数,而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野外科考车队”组建方案!
江夏前面不是已经把“陆地猫猫车”的研制任务甩给了“火种”基地的邱洁信同志了么?
既然基于轮式装甲车底盘的“探地雷达”平台都能这么快弄出来,相信结构更简单的“陆地猫猫车”也该有些眉目了吧?
在他的构想里:就以动力强劲的V8发动机“黄河”JN150重型卡车为骨架!一辆改装成主基地车,上面集成住宿舱、简易实验室、通讯中心、物资仓库和发电机,成为移动的科考大本营;另一辆则专门搭载运输工具,驮着折叠状态的“陆地猫猫车”和“飞天猫猫车”,负责区域机动和空中侦察。
甚至可以根据任务的主题,再多配一个黄河卡用来搭载小钢炮及其发展到现在,花样繁多的功能模块,也不是不可以。
最后,再配上眼前这辆安装了“探地雷达”的轮式装甲车,负责核心的区域深部探测。
“地质探索队”?不!这简直就是一个功能完备、能走遍天涯海角的“移动地质科学院”!
至于你说为什么不直接上小钢炮?
除了呆毛崽有些想让老大人们看看猫猫车的实际作用外,还有就是地质队去的不是深山密林,就是戈壁荒漠。你猜这些地方还有没有游兵散勇?
用“能飞能游能爬坡的轻装甲小坦克”才是正理!
而这一切的基础,当然是小钱钱。要是能找到遗失的黄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这宏伟的蓝图(他自认的),江夏脑袋上那撮呆毛仿佛都感受到了主人的兴奋,得意地翘得更高了。他抬起眼,满含笑意地瞅着正凝神分析数据、对即将到来的“惊喜”一无所知的地质老人,心里嘿嘿直笑:
“嘿嘿嘿,李老,这份‘大礼包’您要是不心动,我的名字倒过来写!不过嘛……要是您不答应跟我拍满一整卷胶卷的合影,这车队的事儿,我可就得再‘研究研究’喽……”
路途,就在江夏无声的“嘿嘿”坏笑和地质老人对地磁异常的思索,以及记录本上逐渐增加的笔记中悄然过去。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旷野寂静,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和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
月色如水,让装甲车披上了一身银甲。要是沉迷于构建“移动地质科学院”的呆毛崽有空看下窗外,指不定能感慨一句:“今晚的月色真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