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U^)ノ~YO,这不是那谁嘛!最近好嘛?好久不见……”跟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者用力握手,热情摇晃,仿佛多年挚友重逢。

“诶哟黑!您也亲自来啦!辛苦辛苦!这大冷天的!……” 李怀德又拍了拍旁边一位身材敦实的中年人。

这家伙仿佛自带“社交牛逼症”,三言两语就打破了杨佑宁带来的冰冷气氛。他不仅介绍了杨佑宁,自己更是热情洋溢,瞬间拉近了距离。

几位被他精准“点名”的领导脸上立刻露出了受宠若惊的笑容,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暗道:这位李怀德同志果然是好说话、懂人情世故的!看来关键还在他身上!

后面排队等待握手的小干部们,也因这突如其来的“熟人效应”放松了警惕,纷纷堆起更热情的笑容,心里还在飞快思索:到底是在哪次会议、哪个项目上跟这位李副组长有过交集?

印象有点模糊,但人家领导都记得咱们,肯定是自己记性不好了!

然而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李怀德玩的是一手高明的“空手套白狼”。

那热情洋溢的指认和问候,其实充满了极其狡猾的模糊性:

“诶哟!您瞧我这记性!老哥哥,咱们上次在部里开会,可是聊得最投缘了!” —— 他用力握住一位略胖领导的手,使劲摇晃。

上次部里开会?哪次?聊了什么?全是废话,但“投缘”二字让人听着就舒服,胖领导立刻笑逐颜开,仿佛真的想起了某次愉快的交谈。

“哎呀!是您啊!瞧这精神头,越来越好了!家里都好吧?孩子工作安排妥当了?” —— 他转向另一位瘦高个领导。

这种万能问候公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精神好”是夸赞,“家里好”、“孩子工作”是表示关心,至于具体是哪个孩子、什么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根本不提,对方只会觉得领导记性真好、真体贴。

“(^U^)ノ~YO,这位同志!对!就是你!一看就是搞技术的骨干,踏实!我们杨组长就最欣赏你这样的专家!” 李怀德又拍着一个看起来像技术人员的男人的肩膀。

“搞技术”、“骨干”、“踏实”、“专家”,这些正面标签一贴,对方立刻心生好感,至于李怀德到底认不认识他?根本不重要了。

他甚至还能在握手间隙,对旁边一位略显拘谨的女同志来一句:“女同志不容易啊,既要忙革命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辛苦了!” 。

好嘛~一句泛泛的体谅和夸奖,立刻赢得了对方极大的好感。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李怀德脸上始终挂着真诚又热切的笑容,动作幅度大而亲切,嘴里的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撒,每一句都似乎意有所指,但又每一句都抓不住具体把柄。

这一手“无中生有”的社交绝活,看得站在他身后半步的杨佑宁嘴角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心里暗骂了一句:“这老油条!”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场合,还真就得李怀德这号人物来应付。

而那些被李怀德“精准问候”了的小卡拉们,直到握完手后,心里还在美滋滋又略带困惑地琢磨:李副组长真是平易近人、记忆力超群啊……可我们到底是在哪儿见过的呢?

李怀德脸上笑容灿烂,心里却门儿清:一个都不认识!

但这有什么关系?热情是最好的伪装!模糊是最好的掩护!只要气氛到位,谁在乎细节?他这套“万能称呼+热情洋溢+模糊场景回忆”的组合拳,早已练得炉火纯青,专治各种“认生”和“冷场”!

“好了,情况紧急,任务重。” 杨佑宁适时开口,打断了李怀德的“社交”,声音依旧冷峻,“带路吧,去会议室。”

“对对对!杨组长说得对!工作要紧!工作要紧!” 李怀德立刻接话,笑容不减,“各位领导,咱们这就去会议室?让杨组长和各位好好听听咱们‘东风’的进展!”

大队人马这才簇拥着杨佑宁和李怀德,在锣鼓喧天和热烈的掌声中,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