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算盘和计算器的碰撞 (2 / 2)
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大老王看着两人打哑谜一样,心里就像有个小猫抓一样难受。最终,大老王向着小呆毛赔了个笑脸,又竖起了两根指头,搭在自己手背上,兀的弯了下去……
“大老王,你现在的脸皮越来越厚……”
江夏把铁盒子递了过去,顺便启动了扫描仪。
虽然翁师傅的“隐刻”手艺让他刮目相看。不过,实用主义者的兴奋点很快转移——精巧是惊喜,能动才是根本!
漂亮有啥用,我要它能跑起来才行!
扫描仪启动!
铁盒子内部的精密构造瞬间在意识中纤毫毕现。
“嘶……” 江夏忍不住吸了口气,这次是真切地被翁师傅的手艺震撼到了。
电路总图纸是他画的,他比谁都清楚自己当初为了适配这还算简陋的集成电路板,那板上的飞线布得有多潦草奔放!
线路总图复杂交错,自己看着都头大。他早做好了首批次焊接报废率高的心理准备,连备用板都央求这兰英博士那边帮忙准备了三套。
可扫描成像里,那些原本该是狂乱舞动的飞线……竟然被梳理得如同列队的战士!
一根根细如发丝的导线,在翁师傅那双仿佛能安抚任何材料的“鬼手”操纵下,沿着电路板的边缘,巧妙地穿过元件的间隙,被拉直、理顺、规整地排布,甚至还用上了极细的线扎或精巧的小绝缘点固定。
狂野的“毛线团”硬是被整理成了工整的“印刷体线路”,透着一股精雕细琢的手工秩序感。
看着这种景象,江夏不自觉的想起后世看某个航天工程的纪录片,里面记录了一位女士,用真空吸笔把裸芯片精准贴到陶瓷基板上,误差控制在 ±10 μm 量级,并且手工引线键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金丝、铝丝直径 18 μm~25 μm,键合点间距 60 μm~100 μm,整个微组装工艺完成,那纤细的金属丝在精密操作下纵横交错,最终构成一个稳定而复杂的微型“鸟巢”……
谁说我们没有俯首的工匠?只是他们,往往在尘埃里,在铁屑间,在无人知晓的角落,用双手编织着奇迹。
翁师傅这双“鬼手”和铁皮上那幅隐秘的山水,就是活生生的证明!
是的,江夏看到的翁师傅刻的图案就是一幅山水画!
就在江夏感叹的同时,大老王也惊讶出声:
“卧槽!”
这会,大老王已经把铁盒子倾斜到合适的角度。
对着窗外的光线,原本原本灰扑扑、毫无特色的铁皮表面,在特定的光线角度下,竟悄然浮现出清晰的刻痕!
那些刻痕深浅不一,组合起来,赫然是一幅简约却极有风骨的山水轮廓!山脊的走势、水流的蜿蜒,甚至山间几块嶙峋怪石的姿态,都用最洗练的线条勾勒出来。
“这手艺……通天了!”
“通天啥!告诉你们,我才是通天了!”杨厂长洪亮的声音响起。只见他腋下夹着个厚厚的笔记本,手里……居然还拎着一把油光锃亮的老式大算盘!
“杨叔,您这是啥造型?”
“哇哈哈哈!你小子不是要带我去搞审计嘛!审计审计,那不得算账?我知道自己少了脑浆子,脑子转得慢,怕跟不上趟拖后腿。这几天啊,我可是下了苦功,跟我家那口子好好学了下打算盘!别说,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练熟了还真有点意思!”
杨二愣子从腋窝下抽出那把大算盘,忽扇了几下,算盘珠子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杨叔!辛苦你了……”
“要和它比试一下嘛?”
“比试啥?看谁砸人砸的厉害嘛?来来来!不怕告诉你,我这可是铁木的!”杨佑宁高举算盘,显得很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