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永乐十五年10月初,朱棣快乐的顺天府行要落下帷幕了,因为下西洋的郑和即将回到京师复命。这次郑和率大舟宗宝船访问南浡里(今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角)、锡兰(今斯里兰卡)、沙里湾泥(今印度半岛南部东海岸),直抵柯枝(今印度柯枝),经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来到忽鲁谟斯(今波斯湾口一带)。

郑和在忽鲁谟斯立碑纪念,碑文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圣灵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

由忽鲁谟斯沿阿拉伯海岸南驶祖法儿(今阿曼的佐法儿)。随后,访问了剌撤、阿丹和非常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的准博)、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撤(今肯尼亚的蒙巴萨)。

在郑和船队回航时,随船搭乘来访的有祖法儿等国的使者,以及各国馈赠和贸易得来的长颈鹿、斑马、鸵鸟等,这些都需要大明皇帝亲自接见,好彰显大明国威。

无奈,皇帝也是身不由己,有些事情即便不愿意,也必须去完成。

离开顺天府前,朱棣再次来到了庆寿寺和老和尚道别,顺带敲诈一顿素食火锅。当然这种家宴自然也少不了在顺天府静养的林川,他也被特批招了过来一起吃饭。这种待遇有多高,试想一下朱棣家的老三朱高燧就在顺天府,也没见老子叫儿子吃饭,就知道林川在朱棣心里的分量有多重了。

“快来快来,汤都开了。”朱棣慵懒的坐在靠椅上,亲自动手摇起汤面的浮沫,因为煮得居然是番茄锅。番茄是直到16世纪万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带入中原的一种蔬菜。

朱棣能在这里品尝到这穿越的食材,全因为林川花大价钱从时之沙的地下温室大棚里买了一些,送给老和尚和师父席应真尝鲜的。结果姚广孝也是藏不住食的漏嘴,拿出来给朱棣涮锅子吃了。

“谢万岁爷。”林川除了说谢谢还能干啥?毕恭毕敬的坐在了朱棣对面的位置上。

“听老和尚说这菜叫番茄,酸甜可口,水分又足,是你方仓从番外带回来的别样食材?”朱棣就从番茄说起。

“这种食材不易保存,只带了一点,就送给国师爷和师父尝个鲜了。”林川解释道。

“真好,为什么不送朕也尝尝?”朱棣居然吃醋起来。

“因为怕。”林川直言不讳。

“怕什么?”朱棣一愣。

“怕您吃上了瘾,要让我年年进贡。妃子笑的故事您听过吧?为了个水果,唐玄宗李隆基不远万里,保鲜送荔枝,劳民伤财穷奢极欲,最后弄出了安史之乱,葬送了王朝。”林川有理有据。

“好嘛,你藏私变成了忠肝义胆,朕嘴馋变成了穷奢极欲是吧?”朱棣还故意找起茬来。

“土豆片来咯!你们这一个贤君一个名臣,咋为了个番茄杠上啦?”姚广孝端着一份切好的土豆片出来打了个圆场,家宝和尚也是推着席应真的轮椅来到了桌前。

“其实微臣已经送了些种子去京师,正在和司农司的同僚研究种植,一旦有了结果,不光您,到时候全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吃到了。”林川笑了起来,好在自己有准备,这个彪没给朱棣发到。

“算你小子识相,吃吧吃吧,你的食材好,老和尚的手艺也不赖,吃得朕都不想走了。”朱棣居然主动涮了一片白菜,夹起来放到了林川的碗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