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加上他们在救灾的时候,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误差与舞弊现象。

也不区分不同地区,受到的灾情情况。

再加上老幼和青壮年所需要的口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合理区分。

导致一些青壮年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部分老弱病残手中的粮食,却有盈余。

一部分地区灾民发放的粮食,已经足够他们来年都不需要再为食物发愁。

而另一部分重灾区的百姓,却依旧在为每日的口粮苦苦挣扎。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本就对救灾工作心存不满的百姓们,情绪愈发激动。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灾民聚众抗议的情况,要求朝廷给出合理的解释,并重新公平分配粮食。

这使得灾区本就艰难的局面愈发混乱,百姓们怨声载道。

而眼前发生的局势,还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的还是这次的灾情,远没有上一年中,蝗灾和旱灾几乎同时发生的严重。

朝廷准备的赈灾粮食也远超所需,本应是绰绰有余,却因为分配混乱的原因,导致赈灾粮食提前消耗完毕。

可问题是,灾情却没有随着粮食的耗尽而结束.......

若不是李世民始终关注着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自己最爱的儿子。

在发现民间的舆论转变了之后,果断的叫停了这种救灾办法。

为了平息民怨,迫不得已这下,只得将为北伐十万大军准备的粮草物资,全部拿出来用于赈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也就有了李恪的关中移民计划。

而到了这时候,天性聪慧的李承乾,也终于醒悟了过来,只是有些晚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

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是有着不一样的分量。

在得知因为赈灾失败,从而情绪低落,连续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的李承乾时。

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在朝堂上并未对他和李泰过多指责,反而是给予李承乾鼓励和引导。

任由李承乾继续负责后续的赈灾,只不过这一次他派遣了长孙无忌、高士廉、虞世南三位心腹重臣 ,协助李承乾开展工作。

这三位大臣皆是朝中德高望重之人,不仅有着丰富的政务处理经验,更对大唐的民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他们的帮助之下,太子李承乾终于是重新找回了信心,也彻底摒弃了之前的浮躁与攀比之心。

做任何事之前,他都虚心向三位大臣请教,以务实的方法去处理。

终于是在年前,成功将这一次的旱灾成功的平息了下去。

如今见众人皆在夸赞父皇李世民在赈灾与征讨突厥决策上的英明,李承乾虽也为父皇高兴。

但内心深处,渴望自己也能有这般耀眼的政绩,能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

证明他这个太子是有能力,也足以肩负起大唐未来的重任。

当然,比起他那两位弟弟,只会是更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