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林婉婉停顿片刻,从药材经营者与病患消费者的双重角度,细细向众人解释,“野生药材的药性或许更强,可它有两个短板。”

“一来数量稀少,深山采挖难度大,寻常百姓别说买,连见都难得一见;二来药性起伏不定,哪怕是同一片山、同一季节采的药材,受生长年限、光照雨水影响,药效都可能天差地别,大夫用药时得反复斟酌剂量,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偏差。”

““但人工种植不一样。” 她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笃定,“我们能保证产量充足,更能通过统一的照料,让每一批药材的药性都维持在稳定水平。即便药力比野生药材稍弱,可只要供应源源不断,那些往常吃不起药、用不起药的百姓,才能真正有药可医,不用再为了一味稀缺药材四处奔波。”

赵大夫在一旁补充,进一步打消众人疑虑,“药性弱不代表无用。就拿黄芪来说,生用能固表止汗,蜜炙后可补中益气,我们完全能通过炮制调整它的药力。野生药材药性烈,更适合急症重症,稳定的种植药材,反倒适合日常调理与轻症治疗,二者各有各的用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丘端在药材行当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听出了话里的深层意味,压在心底许久的疑问终于脱口而出:“林娘子、赵大夫,你们的考量我懂,可我想问一句,如何能保证,往后其他医者、药材商人,会如实将它们当做药性更弱的药材来用?”

这话已经说得十分委婉。

在场众人都明白,药性弱不代表没用,林婉婉和赵大夫今日开诚布公,大概率会在价格上做出让步。

可底下的奸商、庸医会这么诚实吗?

说不定会把这种低药性药材当做强效良药用,以次充好赚取差价,最后出了问题,业债只会反噬到四野庄这个源头上。

林婉婉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坦诚却也带着几分无奈,“人心这东西,我没法左右,只能保证我这一环——四野庄出去的药材,我们会如实告知药性特点。”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药材说到底也算农产品,它不像工厂里的器物,能做到每一件都一模一样,药性有起伏是常态。

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通过精细管理,让药性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已经是当下能达到的极限了。

林婉婉总不能在每一味卖出去的药材上都打上戳记,写着“药力 XX 成”吧?

以时下的科技条件,对药材药力的判断根本没有统一标准,无非是众多医家在天长日久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模糊 “标准线”。

至于种植药材与野生药材的详细差别,需要用到精密仪器,细致比对每一种成分含量后才能得出具体结论,眼下根本做不到。

更重要的是,大夫开药、制药从来没有固定模板,向来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再结合药材的药力酌情增减剂量。

所以对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夫而言,四野庄出品的低药性药材,其实是更容易掌控的。药力稳定,就不用反复调整剂量,反倒减少了用药风险。

谢广运听着,心里仍有一丝期待,迟疑着问道:“若是让这些药材再长一年,药性能否提高些?比如三年当两年用,四年当三年使,多养些时日,说不定能追上野生药材的药力。”

这话问得实在,可赵大夫也没法打包票,只能如实回答,“那就得看明年的光景了。”

理论上,药材生长时间越长,药性会越强些,可具体能长到哪个地步,谁也说不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