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三越归楚 (2 / 2)
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他立即召集军事会议,部署伐越事宜。
六月初,楚国正式对越国用兵。
熊章任命公孙庆、孙恪、沈浪三位将军为统帅,各领兵三万,兵分三路进攻越国。
东路,由公孙庆率领,自会稽出发,沿海路南下,直扑闵越;
西路,由孙恪率领,自豫章出发,越过武夷山,进攻瓯越北部;
海路,由沈浪率领,自宝岛郡出发,率水师直捣越国都城东瓯。
这是一个水陆并进、四面合围的战略。
公孙庆和孙恪的两路陆军负责占领越国领土,而沈浪的水师则负责切断越国的海上退路,并直接威胁其都城。
文种得知楚军来犯,立即调动全国兵力进行防御。
他亲自坐镇东瓯,命令各地守军依托地形进行抵抗,越国多山临海,地形复杂,文种希望能够利用地理优势,拖延楚军的进攻步伐。
然而,楚越两国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
楚国经过熊章多年的治理,国富兵强,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越国虽然经过开发,但毕竟地广人稀,资源有限。
公孙庆的东路军进展神速。
他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对抵抗的越军坚决打击,对投降的城池则秋毫无犯。
同时,他还派人联络当地对文种不满的势力,从内部瓦解越国的抵抗,不到一个月,东路军就攻占了闵越的大部分地区。
孙恪的西路军则遇到了较大阻力。
瓯越北部山高林密,越军依托险要地形进行顽强抵抗,孙恪改变策略,化整为零,派出多支小部队穿插迂回,切断越军的补给线。
同时,他亲自率领主力,强攻越军的重要据点,经过数次激战,西路军终于突破越军防线,进入瓯越腹地。
最关键的还是沈浪的海路军。
沈浪是楚国着名的水师将领,精通海战,他率领的舰队包括楼船、艨艟等各种战船近百艘,是楚国东海舰队强大的海上力量。
七月中旬,沈浪的舰队抵达东瓯外海。
越国虽然也有水师,但规模较小,根本无法与楚国舰队抗衡,几次小规模海战后,越国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楚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
沈浪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先派兵占领了东瓯外围的几个岛屿,切断了都城与外界的海上联系。
同时,他派人潜入城中,散布谣言,动摇军心。
文种意识到情况危急,试图从陆路突围,但发现东西两路都已被楚军封锁。
东瓯成了一座孤城。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沈浪决定发动总攻。
当晚,月明如昼。
楚军水师趁着涨潮,向东瓯港发起猛攻,巨大的楼船如同移动的城堡,向岸上的防御工事倾泻箭雨和巨石。
越军虽然拼死抵抗,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防线很快被突破。
沈浪亲率精锐部队登陆,直扑王宫。
文种组织最后的抵抗,但大势已去,在混战中,文种被楚军生擒,越君不寿则在宫中自缚请降,希望能够保全性命。
东瓯的陷落标志着越国抵抗的终结。
消息传开,仍在抵抗的越军纷纷投降。到九月初,越国全境基本被楚军控制。
十月初,公孙庆、孙恪、沈浪三位将军在东瓯会师,越国正式灭亡。
他们立即向襄郢报捷,并请示如何处理善后事宜。
熊章接到捷报后,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首先,将越君不寿及其直系亲属送往襄郢,赐予府邸,终身软禁。
这是熊章特意保留禹帝血脉,让禹帝的血食不断,也算是对太后母国的一种优待。
越国当时若是举国投降,那熊章肯定会给其一个海外重新立国的机会,但现在越国是被楚军所灭,那肯定是不行的。
其次,将文种及其主要党羽就地正法,以儆效尤,文种专权弑主,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处决他能够赢得越国民心。
最重要的是对越国故地的治理。
熊章下令,将原越国领土和部分百濮之地划为交州,划分为七个郡,分别是瓯包括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纯属于地图开疆,这三地是一个楚人都没有,不过现在这些地方成为了楚国的交州之地,楚国肯定是要对这些地方进行开发的,比如先设为流放之地。
为了安抚越地百姓,熊章还宣布减免越地三年的赋税,并从中原迁徙部分人口前往开发。
这些措施有效地稳定了越地的局势,加速了越地与楚国的融合。
天统八年的伐越之役,虽然规模不大,但对楚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楚国完全控制了东南沿海,获得了多个优良港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此,楚国的商船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南海诸国,甚至远达身毒。
其次,越地的归附使楚国的疆域更加完整,东南方向再无后顾之忧。楚国可以集中精力经营西域和漠北,实现熊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