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西域战略和赈灾 (2 / 2)
86文学网www.86wenxue.com
在灾情初显端倪时,熊恒就已经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命令户部立即从荆州、扬州、徐州、益州等丰收地区调拨粮草,通过漕运和陆路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平抑粮价;
另一方面,他密令京营三万精锐化整为零,秘密进驻洛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暴乱。
“殿下,是否要先行抓捕那些散布谣言的贵族?”有大臣建议。
熊恒摇头,目光冷静的说道:“让他们跳出来,正好一网打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当北方旱情彻底爆发,田地龟裂,庄稼枯死之际,潜伏的前秦贵族嬴桀、前晋贵族姬延等人果然按捺不住,在雍州、三晋等地煽动百姓,打出“楚人无道,天降灾祸”的旗号,发动暴乱。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楚国的反应如此迅速果断。
暴乱刚刚发生,早已部署在洛邑的京营立即出动,分路开进暴乱地区。
与此同时,各地官府开仓放粮,严格执行太子制定的“以工代赈”政策,对参与暴乱者严惩不贷,安心接受救济并参与水利工程者则能获得额外口粮,甚至是金钱。
在雍州泾水畔,一场血腥的镇压正在进行。
带头造反的嬴桀被当场斩杀,其首级悬挂在城头示众。
参与暴动的数千乱民,顽抗者被就地处决,投降者则被押往正在规划中的“雍州渠”扩建工地。
负责此役的将领宣布:“太子有令,参与水利工程者,不仅免罪,还可按工获粮,养活家小!”
在屠刀与粮食的双重作用下,暴乱迅速平息。
更妙的是,熊恒借此机会获得了大量免费劳动力,开始实施他筹划已久的北方水利工程计划。
工部早已完成勘察的关中水渠、三晋水库、幽州堤坝等工程相继开工,数十万灾民在军队监管下投入到建设中,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为楚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
熊章的车驾在秋高气爽的十月从武威出发,经陇右进入雍州,他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只带着端木赐等少数近臣,五千禁卫军的保护下,开始考察北地灾后情况。
在泾水河畔,熊章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水利工地。
曾经参与暴乱的民众如今在军队监管下奋力劳作,开挖土石,修筑堤坝,工地旁,官府的粥棚冒着热气,劳作者凭工分领取食物,秩序井然。
“这些暴民本该处死,太子殿下却给他们一条生路,实在是仁德啊。”当地一名官员感叹。
熊章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工程质量如何监管?”
“回陛下,工部派有专人监督,每完成一段都要验收,做得好的,还能额外得赏。”
离开雍州,熊章进入三晋之地。
这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三晋新附不久,遗民杂处,治理难度极大。
不过在三皇子熊封、四皇子熊礼、六皇子熊瑞三人作为三晋总督,展现出了出色的治理才能。
他们不仅有效组织了灾民救济,还巧妙利用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确保了地区的稳定。
在晋阳总督府,熊章见到了风尘仆仆的熊封。
这个曾经略显浮躁的三皇子,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父皇,三晋水利工程已全面开工,预计明年春耕前,可完成主要渠道的建设。”熊封汇报时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熊章满意地点头,忽然问道:“朕听说,你的封地斯州至今还未曾亲自打理?”
熊封恭敬回答:“儿臣既受命治理三晋,自当以国事为重,斯州之事,已派门客先行经营。待三晋局势彻底稳定,再行就封不迟。”
这番回答让熊章深感欣慰。
他拍拍熊封的肩膀:“你有此心,朕心甚慰,他日经略身毒,朕会给你更多支持。”
“多谢父皇”,熊封闻言立刻高兴的感谢道。
回程的路上,熊章对端木赐感叹:“太子施政,果决而不失仁德,刚柔并济,已具明君之象,几位皇子也能以国事为重,朕心无忧矣。”
端木赐微笑附和:“此皆陛下教导有方,大楚之福也。”